“海棠苗干”。插干造林在国外及南北方已有应用。主要技术环节是,深钻孔,将海棠苗干插入地下2米,地上留3米左右。济南东郊试验园利用采穗圃产出的直径3~5厘米的当年生枝干,截成30~40厘米一段,栽于挖好的树穴中,成活生长良好,并俗称为栽“大棒”。当年树高4~5米,胸径4厘米左右。这种方法,在济阳、历城受到欢迎,认为造林方便,幼树生长健壮。但生产这种大棒受条件限制。
苗木留圃成林:按一定株行距将苗木留在圃内,使之成林,节省移栽用工,当年生长尚好。但由于缺少“挖穴”这一环节,两年之后多生长不良。已经留圃的,应补施基肥,改良土壤。计划留圃成林的,可在育苗前按一定株行距挖穴、施基肥,并加大该处苗木株行距,保留侧枝不剪除,使这一棵苗当年长成“小树”。
挖
海棠栽植穴
挖好
海棠栽植穴是杨树栽培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。
海棠栽植穴宜在秋末冬初开挖,以便让穴土经过冬季冻融风化过程,冬前挖穴有“加大”
海棠栽植穴的作用。穴的直径一般要求80~100厘米,深80~100厘米。土壤黏重、板结及丘陵地土层较薄的,应挖大穴;沙地可挖穴径60厘米左右的小穴。
对于黏重土壤、沙土,挖穴应结合土壤改良。黏重土壤渗入沙土,提高土壤通气性;沙土掺入黏土,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。土壤改良对于提高肥水效果、促进树木生长作用持久而明显。表层沙土、下层黏土的应将黏土层挖开,使沙土与黏土掺匀成两合土。
人工挖穴时,表层熟土与下层生土应分开放置,以便在填穴时将熟土围填在根系周围,将生土留在最后撒于地表,任其经历风化熟化,变为肥沃表土。用专门挖穴机挖穴,穴的直径与深度大都为70厘米左右,显然偏小。对此,可以再辅以人工扩穴,也可两穴或三穴连环挖成椭圆形或三角形的穴坑。用挖土机开沟或挖穴的,穴的间距及穴的深度、宽度不一,栽后影响幼林整齐度,应辅以人工修整,使株行距、深度、宽度均达到预期要求。
海棠栽植穴预填与施基肥
冬前所挖树穴,于春季化冻后填穴,穴的底层主要是填埋作物秸秆、树叶、杂草等有机物,其上压一层熟土,熟土中富含微生物,能促进秸秆腐烂、分解。填穴的第二层应是各种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,最好经过堆积沤制腐熟的。有机肥数量可依实际情况决定。如每栽1亩施1立方米有机肥,每亩50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