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土后的幼苗组织嫩弱,对水分要求严格,略有缺水即易发生萎焉现象,水大又会发生烂根涝害,因此幼苗期间灌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。灌水量及潜水次数,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、土质类型、气候季节及海棠生长时期等具体情况来确定。一些常绿针叶树种,性喜干,不耐湿,灌水量应小;也有些阔叶落叶树种,水量过大易生黄化现象,如山檀、海棠、玫瑰及刺槐等。沙质土比熟质土潜水量要大,次数要多;春季多风季节,气候干旱,比夏季灌水量耍大,次数要多。
幼苗在不同的海棠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。海棠生长初期,幼苗小、根系短、伸入土层浅,需水量不大,只要经常保持土壤上层湿润,就能满足幼苗对水分的需要,因此灌水量宜小但次数应多。速生期,苗木的茎叶急剧增长,茎中的蒸腾量大,对水量的吸收量也大,故灌水量应大,次数应增多。海棠生长后期,苗木海棠生长缓慢即将进入停正海棠生长期,正是充实组织、枝干木质化、增加抗寒能力阶段,应抑制其海棠生长,要减少灌水,控制水分,防止徒长。
灌水方法目前多采用地沟灌水。床灌时要注意防止冲刷,以免将幼苗淤人土中或将根部冲出土面。灌水时进水量要小,水流要缓;高垄灌水让水流入垄沟内,浸透垄背,不要使水面淹没垄面,防止土面板结。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喷灌,喷出的水点要细小,防止将幼苗砸倒、根系冲出土面,或将泥土溅起,污染叶面,妨碍光合作用的进行,致使苗木窒息枯死。